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文明创建 >> 点赞好人 >> 正文

向漯河好人学习、为漯河好人点赞,2021年5月好人事迹——刘国强

发布日期:2021-05-07    来源:微信号“文明漯河”     点击: 次
热情淳朴的心肠,业务娴熟的技术,五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成就古道热肠的传奇人物。


 刘国强,1952年11月生,河南省舞阳县保和乡路林村村民。

爱钻研的“拓荒牛”

1971年,刘国强初中毕业,成绩非常优秀,却因种种原因没有上高中。由于刘国强的物理学得特别好,村支书就找到他,让他当村里的电工和广播员,年轻的刘国强很是兴奋。那时,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,农村刚开始通电,村里线路缺乏科学管理,经常断电。在完成了当日的广播任务之外,他就利用闲暇时间到周边的大张、路林、田庄三个村里走访,看看线路有没有需要修理改进的地方。当时,不论三伏数九,还是半夜三更,哪里电断了,哪里就能看到刘国强的身影,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“及时雨”。

在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后,刘国强意识到很多难题无法依靠初中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,他就一边从书本里自己揣摩,一边与其他电工交流讨论。这时的刘国强就像一片干涸的庄稼地,亟待一场“知识及时雨”的灌溉,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继续求学钻研,磨炼出过硬本领,让乡亲们每家每户都不断电。

1974年,他被大家一致推荐到舞阳县“五七学校”学习农机修理技术。随后,在1983年,刘国强又经过乡政府选拔,被选派至刚成立的舞阳县技术学校学习。刘国强本就实践经验丰富,经过两次理论进修,练就了一身过硬的“维修”本领,由原本只能维修简单电话,发展到修电器、电机等复杂电路。自此,刘国强成了十里八村“维修第一人”。由于他技术好又勤快,县城多家修理店想以高工资聘请他当师傅,却都被他拒绝了。刘国强觉得,是乡亲们给了他学习维修的机会,让他学技术,只有用自己学到的本领为乡里乡亲服好务,真正帮助解决农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,才能对得起大家的期望。

他是个热心肠,又是个急脾气,不管谁家农机坏在地里,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即使花费两三个小时中间也顾不上休息,直到修好。最后还不忘耐心细致地向农户传授农机养护常识。当时路林附近的几个村农活效率都比乡里其他地方都高上一些,可以说是刘国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一直以来,刘国强并不满足于已经掌握的修理技术,而是不断钻研新兴农机具的修理,他说人得跟得上形势的发展。因此,他能修的东西越来越多,拉水泥的三斗车、拉砖的翻斗车、家用电三轮包括电视机、洗衣机等这些东西,他都能驾轻就熟。

愿吃亏的“老黄牛”

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生产的普及,需要刘国强维修的农用机械、拖拉机等也越来越多。

特别是“三夏”“三秋”大忙时节,他经常遇到自己正吃饭时有人求助的情况。考虑到人家心里着急,他就先放下饭碗,去给别人修好后才回去吃饭。老伴儿田秀花非常支持他,还经常给他打下手。这么多年来,老伴儿对他最大的埋怨就是“该吃饭了,你又是不吃饭就去给人家修车……”他说,这是老伴对他的关心。

2003年麦收时节,天阴沉沉的,眼看就要下雨了,而同村刘某的拖拉机坏在了地里。他找到刘国强时,看到对方也在地里收麦子,就不好意思请刘国强先帮自己修拖拉机,眼瞅着天阴得越来越重,站在那里直跺脚。刘国强了解情况后,放下手中的活儿,立即跟随刘某到地里帮他修车。可是,车修好了、雨点也开始滴了起来,还没等刘国强把自家地里的麦子收拾完,雨就倾盆而下。这一下就是4天,无法下地干农活,一亩多的麦子在地里发了芽。刘某知道情况后,心里很过意不去,想送给刘国强几袋麦子作为补偿,但他说什么也不要,而是笑着说:“如果我家的麦子及时拉回来,那你家的麦子就落在地里生芽了,我心里也会过意不去的。”

日久天长,刘国强的名声越传越远、越来越响,他的电话也慢慢被大家熟知,变成了“维修热线”。电话一响,无论多远,他都会立即赶过去。同时,他服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,逐渐覆盖方圆10多公里的20多个村子。

2017年冬,夜里11点多,正在熟睡的刘国强突然被手机铃声吵醒了。原来,大张村张某亲戚的拖拉机坏在了半路上,找了好几个修理部,人家嫌天太冷,都不愿意去。没办法,只好把电话打给刘国强,试探着问问。刘国强二话没说,立马起床,带着工具,骑三轮车跑了五六里的路,找到了那辆坏的拖拉机,冒着严寒开始修理。最后把车修好时,他的双手冻得连三轮车把都握不住了。当对方要付钱表示感谢时,刘国强把双手放在嘴边呵着热气,跺着冻得麻木的双脚说:“没换啥零件,不收钱。”事后,老伴埋怨他,“都一把年纪了,大冬天的路上连个人影儿都没有,万一出个意外咋办?”他笑着安慰道:“谁让咱会这修理的手艺哩?我要是不去帮忙,人家得多着急呀!这不,我不是平安回来了吗?”

乐奉献的“孺子牛”

邻居张水红说,她家的电车、自行车还有一些小电器,刘国强都修过多次,有时候修好了,还给她家送过去。“总是麻烦他,他却从来没有厌烦过,每次都是乐呵呵帮忙修好。”

50年来,老刘搞修理有个原则,用他的话说是“不换零件不要钱”,就是说他的技术都是免费的,需要买新零件给人家换上时才收个买零件的钱。后来,为了给乡亲们提供更便利实惠的修理,刘国强还经常捡些“破烂”,把别人扔掉的废家电捡回来,拆掉通用的管子、螺丝钉等零件进行废物利用。他还常到周边的修车店看人家有没有卸下来的旧零件,如果能用他就给人家递根烟,说说好话,把这些零件取回来,有村民的车需要更换零件时,免费给装上。起初修车店还对他有防备,怕他抢店里的生意,时间久了,被他的热心感动,每次他去找零件,修理店的老板都热情地招呼他,让他随意翻拣旧零件。

“按说老刘无偿给大家搞修理,没有必要耽误自己家的事情去赶活儿,可是他总是为别人着想,无论刮风下雨,还是三更半夜,只要有人找他就马上赶过去。有老刘在村里,乡亲们都不用去镇里城里修东西了,真是为大家做了不少好事。”村支书刘青利对他赞不绝口。由于刘国强手艺好、品行好,2015年路林村选举村干部时,大家要推荐,但却被他推辞了,他觉得当了干部就没有欧洲杯下注平台_欧洲杯投注-竞彩官网时间为大家搞修理了。

由于长期弯腰久坐进行修理,2011年时刘国强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,并做了手术,医生要求他避免腰椎劳损。即便如此,碰上有人求助时,他还免不了上去帮忙。

前几年,孙子在朱耀环小学上学时,刘国强发现里面的垃圾不能及时清运,于是义务承担起垃圾清运的活儿。每天下午放学后,他就把全校的垃圾收集在一起,拉到垃圾清理场,至今已经十个年头。其间,虽然他孙子从该校毕业,他却没有停下清运垃圾的活儿。当学校要给他报酬时,他坚决不要,笑着说:“咱农村人平时花不着什么钱,再说我从咱学校的垃圾堆里也捡了好多废纸和塑料瓶子,一年也能卖上两三百块钱呢!”刘国强觉得,能为村里的学校和娃娃们做点事,让孩子们有个干净的环境里学习,很有价值。

50年来,刘国强凭着农村人的热情淳朴和一手娴熟的修理技术,把自己活成了古道热肠的乡村传奇式人物!



(作者:  编辑:豆志磊)